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肿瘤术后怎么复查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肿瘤术后怎么复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肿瘤术后复查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等方式进行。肿瘤术后复查方式主要有定期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体格检查、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1、定期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肿瘤术后复查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CT、MRI、超声等。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评估手术部位恢复情况。不同肿瘤类型需要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式,检查间隔时间根据肿瘤恶性程度和术后时间确定。

2、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通过血液检查监测特定肿瘤相关物质的水平变化。常见肿瘤标志物包括AFP、CEA、CA125等,不同肿瘤类型对应不同标志物。标志物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肿瘤复发,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3、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基础复查项目,包括全身检查、手术部位触诊、淋巴结检查等。医生通过视诊、触诊等方式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发现异常肿块、疼痛等症状。体格检查简单易行,可作为常规复查的必查项目。

4、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适用于消化道、呼吸道等空腔脏器的肿瘤术后复查。常见内镜包括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可直接观察黏膜病变,必要时可进行活检。内镜检查有一定创伤性,需根据肿瘤类型和部位确定检查频率。

5、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当影像学或其他检查发现可疑病灶时,需进行病理检查确诊。病理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可明确是否为肿瘤复发或转移。

肿瘤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观察身体异常症状,如出现不明原因疼痛、体重下降、持续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和随访计划。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垂体瘤术后尿崩时间

垂体瘤术后尿崩症可通过监测尿量、调整药物、补充水分等方式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通常由手术损伤下丘脑或垂体后叶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 1、监测尿量:术后需密切监测尿量,正常成人每日尿量约1.5-2升,若尿量显著增加,可能提示尿崩症。可通过记录尿量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调整药物:尿崩症患者可使用去氨加压素片0.1-0.2mg,每日1-2次或醋酸去氨加压素喷雾剂10-20μg,每日1-2次替代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 3、补充水分:尿崩症患者因尿量增加,需补充足够水分,避免脱水。建议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4、饮食调节:适当增加盐分摄入,有助于减少尿量。建议每日摄入食盐量控制在6-8克,避免过度限盐。 5、心理支持:术后尿崩症可能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需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适应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术后尿崩症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适量增加富含钾、钠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定期复查尿量和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定。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