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肾性水肿主要表现为晨起眼睑或颜面水肿、对称性下肢凹陷性水肿,可能由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引起。
1. 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是核心机制,伴随高脂血症和严重凹陷性水肿。治疗需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配合呋塞米利尿,必要时采用环磷酰胺免疫抑制。
2. 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表现为血尿伴轻度水肿。需限制钠盐摄入,青霉素抗感染,配合氢氯噻嗪缓解水钠潴留。
3. 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单位进行性破坏导致排水排钠障碍,出现顽固性全身水肿伴贫血。需控制血压用缬沙坦,纠正贫血用重组人促红素,终末期需透析治疗。
4. 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基底膜,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和渐进性水肿。需胰岛素控制血糖,沙格列汀保护肾功能,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建议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000毫升以内,避免高盐饮食,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
左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水多数情况下属于中度健康问题,严重程度取决于积水原因及持续时间,常见原因包括尿路梗阻、先天性异常、结石或肿瘤压迫等。
1. 梗阻因素尿路结石或狭窄可能导致机械性梗阻,表现为突发腰腹痛伴排尿困难。需通过超声或CT确诊,解除梗阻后可缓解积水。
2. 先天异常输尿管先天狭窄或瓣膜形成可能引起渐进性积水,儿童期多见。轻度者可定期随访,重度需手术重建尿路。
3. 压迫性病变盆腔肿瘤或腹膜后纤维化可能压迫输尿管,常伴随消瘦或包块。需手术切除病灶或放置输尿管支架。
4. 神经源性糖尿病或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无力与反复感染。需间歇导尿配合胆碱能药物治疗。
建议限制钠盐摄入并定期复查肾功能,中重度积水或伴随发热、血尿时需立即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