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肾小球滤过率偏低可能由生理性脱水、药物影响、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脱水短时间内大量出汗或饮水不足导致血容量下降,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率暂时性降低,及时补液后通常可恢复。
2、药物影响非甾体抗炎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可能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通常表现为可逆性滤过率下降,调整用药后多可改善。
3、慢性肾病可能与高血压、肾小球硬化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需使用缬沙坦、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控制原发病进展。
4、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多伴有视物模糊、多尿等症状,需通过胰岛素、SGLT-2抑制剂等药物控制血糖及肾功能恶化。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出现持续异常需及时肾内科就诊。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需严格控制,主要调整重点包括优质蛋白摄入、钠钾磷限制、水分控制及热量补充。
1、优质蛋白选择鸡蛋清、鱼肉等生物价高的动物蛋白,每日摄入量需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配合复方α-酮酸制剂减少氮质血症。
2、限钠控钾每日食盐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品;血钾偏高者需焯水去钾后食用蔬菜,禁用低钠盐等钾替代品。
3、磷管理限制奶制品、内脏等高磷食物,必要时服用碳酸钙等磷结合剂,定期监测血磷水平。
4、热量保障通过麦淀粉、植物油等补充足够热量,避免蛋白质分解供能,消瘦患者可添加肾病专用营养粉。
建议采用蒸煮炖等低盐烹饪方式,定期监测体重及电解质,营养师指导下个性化调整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