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人老了就会的老年痴呆吗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人老了就会的老年痴呆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老年痴呆并非人老的必然结果,但年龄增长是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老年痴呆通常由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等疾病引起,主要风险包括遗传因素、脑血管病变、慢性炎症等。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类型,与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有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记忆减退,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定向障碍、语言能力下降等症状。血管性痴呆多由脑卒中或长期脑供血不足导致,患者常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症状呈阶梯式恶化。路易体痴呆则与α-突触核蛋白异常沉积相关,典型表现为波动性认知障碍伴视幻觉和帕金森样症状。

部分特殊类型痴呆与遗传基因突变直接相关,如早发性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12缺乏等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引发可逆性痴呆症状。长期酗酒导致的韦尼克脑病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科萨科夫综合征这类不可逆痴呆。

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地中海饮食模式能提供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出现持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尽早就诊,通过神经心理学评估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低血糖

低血糖可通过测量血糖值、观察典型症状、结合饮食与用药史、排除其他疾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等方式判断。低血糖通常由胰岛素过量、长时间未进食、肝肾功能异常、内分泌疾病、过度运动等原因引起。

1、测量血糖值

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毫摩尔每升或糖尿病患者低于3.9毫摩尔每升可确诊低血糖。家用血糖仪检测指尖血时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试纸受潮或采血量不足导致误差。若反复出现可疑数值,建议就医复查静脉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2、观察典型症状

自主神经症状包括心悸、手抖、出汗、饥饿感,中枢神经症状表现为头晕、注意力涣散、视物模糊,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症状多在餐前或运动后发作,进食后缓解。但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需特别警惕。

3、结合饮食与用药史

近期有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使用史、进食过少、饮酒后12小时内均易诱发低血糖。记录发作前24小时的饮食内容、药物剂量及运动强度,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使用预混胰岛素者需注意注射时间与进餐间隔的匹配。

4、排除其他疾病

焦虑症、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等疾病可能产生类似症状。需通过心电图排除心脏问题,甲状腺功能检测鉴别内分泌异常。胰岛素瘤患者可能表现为空腹反复发作,需进行72小时饥饿试验和影像学检查。

5、动态血糖监测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能发现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和黎明现象。对于频发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建议佩戴14天动态血糖仪,绘制血糖波动曲线。数据可显示血糖下降趋势,帮助调整胰岛素剂量和饮食方案。

建议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如葡萄糖片,发作时立即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并静卧。定期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若每周发作超过2次或出现意识障碍,应及时至内分泌科完善胰腺CT、胰岛素抗体等检查。长期反复低血糖可能导致认知功能损害,需高度重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