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降低血糖的方法有哪些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降低血糖的方法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颜克强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降低血糖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生活习惯改善等方式实现。高血糖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胰岛素分泌不足、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是降低血糖的关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避免精制糖和高糖食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豆类、坚果,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合理分配三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2、运动干预:规律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也能增强肌肉对血糖的摄取能力。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3、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两次、格列美脲1mg每日一次、西格列汀100mg每日一次,能有效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适用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如甘精胰岛素10单位睡前注射、门冬胰岛素5单位餐前注射。药物使用需遵医嘱,定期调整剂量。
4、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mmol/L。使用血糖仪自测血糖,记录数据,便于医生评估。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测一次,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5、生活习惯改善: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胰岛素分泌。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干扰血糖代谢。减轻压力,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血糖升高。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降低血糖需要综合管理,饮食上以低糖、高纤维为主,运动上坚持有氧和力量训练,药物上合理使用降糖药和胰岛素,监测上定期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生活上改善睡眠、戒烟限酒、减轻压力。通过多维度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揭秘糖尿病病友吃肉四原则

糖尿病病友在饮食中需特别注意肉类的选择与摄入方式,掌握科学的吃肉原则有助于控制血糖。糖尿病病友吃肉应遵循适量、低脂、均衡、烹饪方式合理四原则。 1、适量:肉类摄入量需根据个人体重、活动量及血糖控制情况调整。建议每日肉类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避免过量摄入导致热量超标。选择瘦肉为主,如鸡胸肉、瘦牛肉等,减少脂肪摄入。 2、低脂:优先选择低脂肪肉类,如鱼类、禽类等,避免高脂肪肉类如肥肉、内脏等。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同时提供优质蛋白质。禽类去皮后脂肪含量较低,适合糖尿病病友食用。 3、均衡:肉类摄入需与其他食物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建议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全谷物等,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稳定血糖。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族、铁、锌等,促进代谢健康。 4、烹饪方式:采用清蒸、煮、炖等低油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煎炸等高油脂烹饪方法。清蒸鱼类可保留营养成分,同时减少油脂摄入。炖煮肉类时加入蔬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糖尿病病友在吃肉时还需注意个体化差异,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计划。建议定期监测血糖,结合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糖尿病病友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