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烧伤外科 > 冻伤

脸为什么会冻伤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脸为什么会冻伤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栋梁
李栋梁 铜陵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脸部冻伤主要是由于寒冷潮湿作用引起脸部皮肤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所致。该病的症状表现、检查方法、治疗手段具体如下。1、症状表现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受冻部位冰凉、苍白、坚硬、感觉麻木或丧失。由于局部处于冻结状态,其损伤范围和程度通常难以判定。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2、检查方法怀疑有冻伤的患者应进行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观察皮肤颜色、水疱大小、冻伤面积,了解有无皮肤及肢体坏死。通过触诊了解皮肤有无感觉异常,肢体有无活动障碍。观察冻伤局部皮肤、组织的血运情况,必要时行B超等相关检查血运情况,明确血管是否出现坏死。同时需对该类患者进行体温测量,若体温低于35℃则可进一步明确。3、治疗手段冻伤的基本治疗目标是迅速复温,防止进一步的冷暴露以及恢复血液循环。冻伤的早期治疗包括用热毛巾、暖水袋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其他身体表面使之保持适当温度,以维持足够的血供。此外,还可以快速水浴复温,一般适用于各种冻伤。除非有禁忌,止痛剂应在快速解冻时服用,以便止痛。症状严重或出现明显创面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干预,如口服阿司匹林、肝素、华法林等减少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使用聚维酮碘、氯己定、碘伏等消毒皮肤,降低感染发生的概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制冷剂冻伤的治疗方法

制冷剂冻伤可通过冲洗复温、药物止痛、创面处理、预防感染、手术清创等方法治疗。制冷剂冻伤通常由低温直接损伤皮肤组织、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伴随水疱、坏死等症状。

1、冲洗复温

立即用40-42℃温水持续冲洗冻伤部位20-30分钟,避免揉搓或使用雪摩擦。水温过高可能加重损伤,复温过程中可能出现剧烈疼痛,需配合止痛措施。复温后保持患肢抬高,用无菌敷料松散包扎。

2、药物止痛

剧痛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曲马多缓释片。非甾体抗炎药有助于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但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深度冻伤可能需要更强效的镇痛药物,须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3、创面处理

浅表冻伤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出现水疱时保留疱皮完整,大水疱可在无菌条件下抽吸疱液。坏死组织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清创,避免自行处理导致继发感染。

4、预防感染

严重冻伤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创面感染表现为红肿加剧、脓性分泌物或发热,此时需调整抗生素方案。破伤风免疫状态不明确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手术清创

深度冻伤导致组织坏死时需手术切除失活组织,必要时行植皮术或皮瓣移植。手术时机通常在伤后3-4周界限明确后进行,过早清创可能损伤存活组织。术后需长期康复治疗恢复功能。

冻伤后72小时内避免患处二次受冻,戒烟戒酒以改善微循环。恢复期加强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可适量食用鸡蛋、瘦肉及新鲜果蔬促进组织修复。每日进行温和的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肌腱粘连。定期随访评估创面愈合情况,深度冻伤患者需监测远期并发症如关节僵硬或感觉异常。冬季作业人员应穿戴专业防寒装备,接触制冷剂时使用隔热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