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脑血栓形成溶栓后出血可能由血管再通损伤、凝血功能异常、高血压控制不佳、淀粉样脑血管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溶栓药物剂量、控制血压、纠正凝血功能、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
1、血管再通损伤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时可能导致脆弱血管破裂出血,常见于缺血半暗带区域。需立即停用溶栓药物,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
2、凝血功能异常溶栓药物过度抑制凝血系统可能引发全身出血倾向。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使用氨甲环酸止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调整治疗。
3、高血压控制不佳溶栓期间血压波动过大会增加血管破裂风险。需静脉泵注乌拉地尔控制血压,维持收缩压在140mmHg以下,避免剧烈血压波动。
4、淀粉样脑血管病脑血管淀粉样变性患者血管脆性增加,溶栓后易发生脑叶出血。这类患者应慎用溶栓治疗,出血后可考虑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
溶栓后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咳嗽,饮食以低盐低脂流质为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