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轮状病毒性腹泻怎么办?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轮状病毒性腹泻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靖
王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轮状病毒性腹泻需要及时补液防止脱水,同时注意饮食调节,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情严重程度,可选择住院治疗以避免并发症。
1、补液与电解质平衡
轮状病毒性腹泻最主要的风险是脱水,因此应立即补液,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轻微脱水时可选择口服补液盐,这种溶液可以有效补充流失的水分、电解质和葡萄糖。当出现重度脱水、意识模糊或无法进食饮水的情况时,应迅速就医,通过静脉输液来纠正脱水。如果是婴幼儿,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尿量、哭泣时是否有眼泪等脱水信号。
2、缓解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本身是病毒感染,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但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手段缓解病程。例如,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进行对症处理。益生菌也被认为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腹泻症状,但需遵医嘱使用,避免随意服用。
3、饮食护理与营养补充
腹泻期间,应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粥、蒸熟的土豆泥和煮烂的胡萝卜等,避免高油、高脂、刺激性食物。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不要停止哺乳,母乳不仅可以提供营养,还可以增强免疫力。补充锌元素对缓解腹泻和修复肠道黏膜也有一定作用,可在专业营养师建议下适量食用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贝类等。
4、预防并发症及日常护理
同时需警惕因长期腹泻引发的体力虚弱、酸中毒等并发症。每天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和环境消毒,减少轮状病毒的传播可能性,尤其确保儿童的生活环境卫生清洁。注意,患儿腹泻期间需要避免过度活动,以减少体力消耗。
针对轮状病毒性腹泻,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是关键,同时合理的药物和饮食护理能够加速恢复进程。如果病情持续或恶化,如出现持续高烧、顽固呕吐等,则必须及时就医,以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发烧抽搐正常吗

宝宝发烧抽搐在医学上称为热性惊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急症。热性惊厥通常由感染、体温迅速升高、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 1、感染:感染是热性惊厥最常见的诱因,如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感染导致体温迅速升高,刺激神经系统引发抽搐。处理方法包括及时退热、抗感染治疗,如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混悬液每次5-10mg/kg,每6-8小时一次。 2、体温升高:体温急剧上升是热性惊厥的直接诱因。当体温超过38.5℃时,神经系统易受刺激。建议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袋敷额头,同时配合退热药物。 3、遗传因素:热性惊厥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若父母有热性惊厥史,宝宝发生抽搐的概率较高。日常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避免感染,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预防性用药。 4、神经系统发育: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体温变化更为敏感。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成熟,热性惊厥的发生率会降低。护理时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过度刺激。 5、电解质紊乱:发热时大量出汗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如低钠血症,进而诱发抽搐。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每袋溶于250ml温水中,每次50-100ml,每日多次。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注意监测宝宝体温,避免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蔬菜泥等。适当增加宝宝的运动量,如室内爬行、户外散步,有助于增强体质。若宝宝出现频繁抽搐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