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上颌前牙埋伏牙拔除过程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上颌前牙埋伏牙拔除过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常青
周常青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颌前牙埋伏牙拔除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手术,旨在去除无法正常萌出的牙齿,避免对周围牙齿或口腔结构造成损害。整个过程包括术前检查、手术操作与术后护理。
1、术前阶段:详细检查与评估
在手术前,医生会通过口腔全景片、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埋伏牙的位置、形态以及与邻近牙齿、神经、血管等主要结构的关系。还会进行口腔内部清洁,防止术后感染。如果患者存在特殊情况例如全身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调整手术方案。
2、手术阶段:局麻下精准拔除
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一般持续30分钟到1小时。医生会先切开牙龈,暴露埋伏牙所在的骨组织,然后通过部分去骨或分牙术分离牙体,减少对周边结构的伤害。对于复杂埋伏牙,可能需要借助微创器械进行切割或分片取出。最后通过清理牙槽窝并缝合伤口完成手术。
3、术后阶段:注重护理与愈合
拔牙后短期内可能会出现肿胀、轻微疼痛、不适感等问题,通常在几个小时至几天内缓解。医生会建议适当冰敷来控制肿胀,并使用止血棉纱压迫1-2小时以防出血。同时,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或止痛药,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用于预防感染与缓解疼痛。术后需要避免剧烈漱口、进食刺激性食物,采用半流质或软食。
上颌前牙埋伏牙拔除手术需由专业牙医操作,过程安全可靠,术后良好的护理能有效促进恢复。如有咬合不适、感染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复诊。建议在术后定期随访,确保伤口愈合和口腔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牙龈又肿了疼吃什么药

牙龈肿痛可通过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牙龈肿痛可能与牙周炎、龋齿、食物嵌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等症状。 1、甲硝唑片:甲硝唑片是一种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牙周炎引起的牙龈肿痛。每次服用0.2-0.4克,每日三次,饭后服用。服用期间避免饮酒,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能够缓解牙龈肿痛和炎症。每次服用0.3-0.6克,每日两次,饭后服用。长期服用需注意胃肠道反应。 3、阿莫西林胶囊:阿莫西林胶囊是一种广谱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牙龈肿痛。每次服用0.5克,每日三次,饭后服用。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4、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是预防和治疗牙龈肿痛的重要措施。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减少食物残渣和细菌的积累。 5、饮食调节:饮食中避免过硬、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菠菜等,有助于增强牙龈的抵抗力。 日常护理中,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适当进行口腔保健运动,如叩齿、牙龈按摩等,有助于改善牙龈健康。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