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促排卵药物使用后判断卵泡排出可通过超声监测、基础体温测定、排卵试纸检测及观察宫颈黏液变化等方法综合评估。
1、超声监测经阴道超声可直接观察卵泡大小及是否塌陷,排卵后卵泡消失或出现黄体是金标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
2、体温测定排卵后基础体温上升0.3-0.5℃,需每日晨起静息测量,持续高温相提示黄体形成,但需排除感冒等干扰因素。
3、排卵试纸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峰值,强阳性后24-48小时可能排卵,需重复检测并结合其他指标判断,注意试纸可能存在假阳性。
4、宫颈黏液排卵期黏液量多、清亮拉丝,排卵后变稠浊,主观性强需配合其他方法验证,适合长期观察周期规律者。
建议用药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严重腹痛或腹胀需及时就医,所有监测均需在生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乳腺BI-RADS 3类多数情况属于良性病变,恶性概率较低,但仍需定期随访观察。BI-RADS分类依据主要包括肿块形态、边缘特征、钙化类型、血流信号等因素。
1、良性特征:BI-RADS 3类病变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肿块、单纯囊肿或纤维腺瘤,恶性概率小于2%,建议6个月后复查超声或乳腺X线摄影。
2、随访要求:需在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影像学复查,若连续2年无变化可降级为BI-RADS 2类,期间出现增大或形态改变需升级检查。
日常保持规律乳腺自查,避免高雌激素食物摄入,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专项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