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肝病失代偿期是指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进展至肝功能严重衰竭的阶段,此时肝脏无法代偿正常生理功能,通常伴随腹水、黄疸、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肝病失代偿期是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肝脏因长期损伤导致广泛纤维化,形成肝硬化。此时肝细胞大量坏死,剩余肝细胞无法维持白蛋白合成、毒素代谢、凝血因子生成等基本功能。门静脉高压是核心病理改变,可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可能出现腹胀、下肢水肿、皮肤黏膜黄染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常显示血小板减少、凝血时间延长、低白蛋白血症。影像学可见肝脏体积缩小、表面结节状改变。
部分患者可能因急性感染、消化道出血或电解质紊乱诱发失代偿。这类情况需紧急处理原发病因,如抗生素控制感染、内镜下止血等。慢性进展的失代偿期患者则需长期管理并发症,如限盐利尿治疗腹水、乳果糖调节肠道菌群预防肝性脑病。肝移植是终末期患者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但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
肝病失代偿期患者应严格禁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饮食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植物蛋白为主,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出现意识改变或呕血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定期随访肝功能、腹部超声及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