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术后乙状结肠癌护理需结合伤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指导、心理支持及定期复查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腹部切口清洁干燥,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遵医嘱定期换药。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增加腹压的动作,防止伤口裂开。若使用造口,需学习正确清洁和更换造口袋的方法,注意周围皮肤保护。
2、饮食调整
术后早期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低渣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蒸蛋等。恢复期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胸肉等,帮助组织修复。避免高纤维、辛辣刺激及产气食物,减少肠道负担。少量多餐,每日饮水量保持在合理范围,维持电解质平衡。
3、活动指导
术后24小时后可在床上进行翻身、踝泵运动等被动活动,预防血栓。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下床活动时间,从床边站立过渡到短距离行走。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但需保持每日适量活动促进肠蠕动。若出现头晕、切口疼痛需立即休息。
4、心理支持
术后可能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可通过与家属沟通、参加患者互助小组缓解压力。医护人员会评估心理状态并提供专业疏导。保持规律作息和兴趣爱好有助于情绪调节。若持续情绪低落,需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干预。
5、定期复查
术后需遵医嘱复查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监测复发迹象。化疗患者需按时完成治疗周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建立随访档案,记录排便习惯、体重变化等指标。出现便血、持续腹痛或消瘦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术后护理需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家属应参与护理过程,协助观察异常症状。定期与主治医生沟通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康复计划。保持积极心态对预后有重要影响,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团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