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大多数乙肝患者可以活到正常寿命,实际生存时间受到病情控制、治疗依从性、并发症预防、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情控制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能显著改善预后。
2、治疗依从性坚持长期用药和定期复查是关键。自行停药可能导致病毒反弹,加速肝功能恶化。
3、并发症预防通过超声和甲胎蛋白监测肝癌风险,及时处理门脉高压等并发症。肝硬化患者需每6个月进行肝癌筛查。
4、生活习惯严格戒酒,避免高脂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建议乙肝患者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HBV-DNA等指标,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保持均衡饮食并接种甲肝疫苗。
疟疾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1、传播途径疟原虫需通过蚊媒完成生命周期,人与人直接接触如握手、共餐不会传播疟原虫。
2、血液传播极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或共用针具等血液暴露途径传播,但概率极低。
3、母婴传播孕妇感染疟疾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胎儿,属于垂直传播的特殊情况。
4、预防措施防蚊措施是关键,包括使用蚊帐、驱蚊剂,疫区旅行前需遵医嘱进行疟疾药物预防。
出现周期性发热寒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需规范使用青蒿素类药物进行全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