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新眼镜可通过调整佩戴时间、保持头部稳定、逐步增加使用场景、进行视觉训练等方式快速适应。
1、调整佩戴时间初次佩戴新眼镜时每天戴2-3小时,之后逐渐延长佩戴时间,避免连续长时间使用造成视疲劳。
2、保持头部稳定佩戴初期减少头部快速转动,行走时注意放慢速度,避免因镜片度数变化导致的眩晕感。
3、增加使用场景先适应静态环境如阅读,再逐步过渡到动态场景如行走,最后适应复杂环境如上下楼梯。
4、视觉训练通过远近交替注视、眼球转动等基础训练帮助眼睛适应新镜片,每天重复进行3-4次。
适应期间避免过度用眼,若两周后仍存在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复查验光数据。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通过激光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滤过性手术、睫状体破坏性手术等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通常由视网膜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眼部肿瘤等原因引起。
1、激光治疗视网膜光凝术可减少缺血视网膜面积,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治疗需分次进行,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
2、抗血管药物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能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药物需玻璃体腔注射,可能引起眼压升高。
3、滤过手术小梁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者,通过建立新房水引流通道降眼压。手术可能导致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
4、睫状体手术睫状体光凝或冷冻术破坏房水生成结构,适用于晚期病例。术后可能出现眼球萎缩、视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
患者应定期监测眼压和眼底变化,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出现眼红眼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