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过敏性结膜炎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膜激发试验、斑贴试验等方法查找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
1、皮肤点刺试验将微量过敏原提取液刺入前臂皮肤,观察局部红肿反应。该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多数吸入性及食物过敏原筛查。
2、血清IgE检测通过抽血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水平。适合皮肤条件差或服用抗组胺药物者,可检测上百种过敏原。
3、结膜激发试验将稀释过敏原滴入结膜囊直接观察反应。结果准确但可能诱发症状,需在医疗监护下进行。
4、斑贴试验将可疑接触性过敏原贴敷于背部皮肤48小时。主要用于检测金属、化妆品等迟发型过敏反应。
建议在过敏症状发作期结束后进行检查,检查前需停用抗过敏药物3-7天。明确过敏原后应避免接触,必要时可进行脱敏治疗。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可能由遗传因素、发育异常、炎症反应、眼压升高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降眼压药物或手术干预,常用药物包括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
2、发育异常:胚胎期角膜内皮细胞发育障碍可能导致本病,早期可通过角膜内皮移植术改善,伴随视力模糊症状时需使用人工泪液缓解。
3、炎症反应:慢性葡萄膜炎等炎症可能损伤角膜内皮,需控制原发炎症,急性期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长期需监测角膜厚度变化。
4、眼压升高:继发性青光眼是常见并发症,与房角结构异常有关,表现为眼胀头痛,需联合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控制眼压。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揉眼,定期复查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发现视物变形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