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胃癌手术后可以适量吃肉,建议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虾仁、嫩豆腐等,术后饮食需从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再恢复正常,避免高脂油腻食物。
1、术后早期术后1-2周建议选择鱼肉、蛋羹等低脂细软食物,采用清蒸、水煮等烹调方式,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2、恢复中期术后2-4周可尝试鸡胸肉、虾仁等低纤维肉类,需充分剁碎或搅拌成肉泥,每次摄入量不超过50克,观察有无腹胀等不适反应。
3、稳定期术后1个月以上可逐步增加瘦肉摄入,优先选择里脊肉、兔肉等低脂品种,单次进食量控制在100克内,烹调时去除可见脂肪。
4、营养搭配肉类需与米粥、软烂蔬菜搭配食用,避免单独大量摄入,术后需长期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预防贫血,定期监测营养指标。
术后饮食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胃部残留量和消化功能调整食谱,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暂停肉类摄入并及时复诊。
腿抽筋可能由缺钙、受凉、肌肉疲劳、下肢血管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钙、保暖、按摩拉伸、改善血液循环等方式缓解。
1、缺钙:钙离子参与肌肉收缩,低钙血症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建议增加牛奶、豆制品摄入,遵医嘱补充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维D钙咀嚼片等。
2、受凉:寒冷刺激使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肌肉痉挛风险增加。夜间注意下肢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配合局部按摩促进血流。
3、肌肉疲劳:剧烈运动后乳酸堆积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易诱发腓肠肌痉挛。运动前后充分拉伸,久坐久站时定时活动下肢。
4、血管病变:下肢静脉曲张或动脉硬化可能导致缺血性痉挛,常伴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需血管外科就诊,使用迈之灵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日常可多食用香蕉、菠菜、坚果等含镁钾食物,避免突然剧烈运动,睡眠时保持足部稍抬高。频繁发作或单侧抽筋需排除椎间盘突出等神经系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