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怎么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量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量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主要依据呕血或黑便的性状、伴随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临床常用方法有出血速度评估、休克指数计算、血红蛋白动态监测等。

1、呕血性状

鲜红色呕血提示活动性动脉出血,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咖啡渣样呕血多为静脉出血,出血量约200-500毫升。需立即禁食并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

2、黑便特征

柏油样便提示出血量超过50毫升,黏稠发亮者出血量较大。可配合使用止血药物如血凝酶、氨甲环酸、酚磺乙胺,同时监测血常规变化。

3、休克指数

心率与收缩压比值大于1提示失血量超过1000毫升,需快速补液扩容,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悬液,完善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

4、血红蛋白

24小时内血红蛋白下降超过20g/L或数值低于70g/L,表明出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15%。需联合内镜下止血治疗,如钛夹夹闭或硬化剂注射。

出现头晕、冷汗等休克表现时应立即平卧送医,出血期间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息肉活检结果有几种

胃息肉活检结果通常分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和癌性息肉五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病理特征和临床意义不同,需根据具体结果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1、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胃息肉类型,通常与慢性胃炎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这种息肉多为良性,极少恶变,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胃镜复查。若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进行根除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500mg、克拉霉素500mg和奥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疗程7-14天。 2、炎性息肉:炎性息肉多由胃黏膜长期炎症刺激引起,常见于慢性胃炎或胃溃疡患者。这类息肉通常为良性,治疗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建议使用抗酸药物如雷贝拉唑20mg每日一次,并结合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1g每日三次,疗程4-8周。同时需避免刺激性饮食,如辛辣食物和酒精。 3、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需及时处理。治疗通常采用内镜下切除,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需密切随访,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以监测复发或恶变。饮食上应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和蔬菜,减少红肉摄入。 4、错构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多为先天性病变,通常为良性,但部分可能与遗传综合征相关,如Peutz-Jeghers综合征。这类息肉需根据大小和数量决定是否切除,若较大或引起症状,可进行内镜下切除。术后需定期随访,并注意家族遗传病史的筛查。饮食上建议均衡营养,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 5、癌性息肉:癌性息肉为恶性病变,需尽早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和患者身体状况决定。手术方式可选择胃部分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术后需结合辅助治疗,如使用氟尿嘧啶500mg/m²、奥沙利铂85mg/m²和亚叶酸钙200mg/m²进行化疗。饮食上应注重高蛋白、高热量和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鱼肉和豆腐。 胃息肉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避免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和浓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运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胃镜是监测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建议根据医生建议制定个性化随访计划。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