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甲基丙二酸血症的症状是什么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甲基丙二酸血症的症状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甲基丙二酸血症是由于小儿体内酶缺乏,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小儿会出现贪睡、吃奶、喝水时都容易呕吐,会造成小儿皮肤脱水、口唇干燥。严重的还会出现痴呆、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昏迷等一系列症状。需要尽早带小儿去医院治疗,通过做酶活性测定、化验血和尿中的有机酸等检查来确诊,然后要及时治疗来改善小儿的症状。要早期控制饮食,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对于婴幼儿可以使用母乳喂养,需要定时给小儿补充维生素b12,必要时还要口服左卡尼丁或者抗生素来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温度多少可以灭死手足口病毒

手足口病毒在56℃以上的高温环境中持续30分钟可被灭活,100℃煮沸可立即杀灭病毒。

手足口病毒对高温敏感,56℃加热30分钟可使病毒失去活性,这是实验室常用的灭活条件。日常煮沸消毒时,100℃的高温环境下病毒会迅速被破坏,适用于餐具、玩具等物品的快速处理。紫外线照射也可辅助灭活环境中的病毒,但需注意紫外线穿透力有限,仅对物体表面有效。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稀释后擦拭物体表面,保持10分钟以上接触时间能达到较好效果。酒精类消毒剂对肠道病毒灭活效果较差,不推荐作为主要消毒手段。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重环境与物品消毒,尤其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场所。患儿衣物可用56℃以上热水浸泡洗涤,餐具需煮沸消毒。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室内保持通风换气,避免病毒在密闭空间传播。患儿粪便需用漂白粉覆盖消毒后再处理,防止病毒通过粪口途径扩散。家长接触患儿后需用肥皂流水洗手,避免成为传播媒介。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