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尿液沉淀后有白色絮状物怎么办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液沉淀后有白色絮状物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颜克强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尿液沉淀后出现白色絮状物可能由尿路感染、结晶尿、前列腺炎、乳糜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尿常规检查、抗感染治疗、调整饮食等方式处理。

1. 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尿液中白细胞增多形成絮状物,常伴随尿频尿急。需进行尿培养后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治疗。

2. 结晶尿

高尿酸或高草酸饮食易形成尿酸盐或草酸盐结晶,表现为尿液静置后沉淀。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动物内脏和菠菜摄入,必要时服用枸橼酸钾颗粒。

3. 前列腺炎

男性患者可能因前列腺液混入尿液产生絮状物,伴有会阴胀痛。可选用坦索罗辛、塞来昔布、普适泰等药物改善症状,需配合温水坐浴。

4. 乳糜尿

淋巴管损伤导致乳糜微粒进入尿液,常见于丝虫病或肿瘤压迫。需进行淋巴造影明确病因,治疗可选用乙胺嗪或手术结扎淋巴管。

发现尿液异常应及时留取晨尿送检,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验尿,日常注意会阴清洁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比重1.005要治疗吗

尿比重1.005多数情况下无须特殊治疗。尿比重偏低可能与水分摄入过多、尿崩症、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1、水分摄入过多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导致尿液稀释,尿比重暂时性降低,减少饮水量后即可恢复正常。

2、尿崩症

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可导致尿液浓缩功能障碍,常伴有多尿、口渴等症状,需进行禁水加压素试验确诊,治疗可使用去氨加压素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

3、慢性肾病

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时会出现持续性低比重尿,可能伴随水肿、贫血等症状,需完善肾功能检查,治疗包括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等综合管理。

4、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时渗透性利尿可导致尿比重降低,典型症状为多饮多尿,需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调控。

建议定期复查尿常规,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过量饮水,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