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儿童黄疸建议挂儿科或新生儿科,可能与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胆道闭锁、新生儿溶血病、肝炎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儿科
儿科是处理儿童黄疸的常规科室,适合初诊评估。医生会通过皮肤黄染范围、巩膜黄染程度、大便颜色等初步判断黄疸类型。若为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增加喂养频次、日光照射等方式促进胆红素代谢。若怀疑病理性黄疸,儿科医生会开具血常规、肝功能、肝胆超声等检查,并根据结果转诊至专科。
2、新生儿科
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出现黄疸应优先选择新生儿科。该科室擅长处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ABO溶血等疾病。医生会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或血清胆红素检测评估严重程度,必要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对于早产儿或胆红素水平快速上升者,可能需住院进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或换血疗法。
3、小儿消化内科
若黄疸伴随陶土色大便、肝脾肿大等症状,可能需转诊至小儿消化内科。该科室专注诊治胆道闭锁、婴儿肝炎综合征等疾病。医生会通过MRCP、肝活检等检查明确病因,对于胆道闭锁可能需行葛西手术,肝炎综合征则需保肝治疗如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苯双酯滴丸等药物。
4、小儿外科
疑似胆总管囊肿、胆道畸形等外科疾病导致的黄疸需就诊小儿外科。医生会根据腹部CT或术中胆道造影结果制定手术方案,如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术后可能需长期随访胆汁引流情况,并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改善胆汁淤积。
5、小儿感染科
黄疸合并发热、C反应蛋白升高时需排查巨细胞病毒感染、败血症等,此时应挂小儿感染科。医生会进行TORCH筛查、血培养等检测,确诊后可能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感染治疗。严重感染者需住院进行静脉输液及生命体征监测。
家长发现儿童黄疸时需记录出现时间、进展情况以及是否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母乳喂养儿可适当增加喂养量促进排便,但避免自行服用茵栀黄等中药。日光照射时需注意保护眼睛并控制时长,避免晒伤。若黄疸持续超过两周或手心脚心出现黄染,须立即复诊排查病理性因素。日常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进食量及尿液颜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