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儿童糖尿病怎么检查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糖尿病怎么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糖尿病可通过空腹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尿糖检测、胰岛素及C肽测定等方式检查。儿童糖尿病通常由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病毒感染、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空腹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检测是诊断儿童糖尿病的基础方法,需在空腹8小时后采集静脉血。正常值低于6.1毫摩尔每升,若两次检测结果均超过7.0毫摩尔每升可确诊。检测前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糖饮食,家长需确保儿童检测前夜正常作息。

2、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短期饮食影响。正常值低于6.5%,超过该数值提示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该检测无须空腹,适合儿童配合度较低的情况,但需注意贫血等疾病可能干扰结果准确性。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通过监测服糖后2小时血糖值评估胰岛素功能。儿童需空腹饮用含75克葡萄糖溶液,2小时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可确诊。家长需全程陪同观察是否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反应。

4、尿糖检测

尿糖检测通过试纸法筛查尿液中葡萄糖含量,阳性结果需结合血糖检测确认。肾糖阈降低或急性感染可能导致假阳性,家长需收集晨起中段尿以提高准确性。该方法操作简便但特异性较低,多用于初步筛查。

5、胰岛素及C肽测定

胰岛素和C肽测定可区分1型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儿空腹C肽水平通常低于0.6纳克每毫升,2型糖尿病可能正常或偏高。该检测需在专业实验室完成,家长需配合医生记录儿童近期的胰岛素使用情况。

儿童糖尿病确诊后需长期监测血糖,家长应帮助建立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习惯,每日保证适量运动。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避免含糖饮料。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遵医嘱调整胰岛素用量。出现多饮多尿症状加重或酮症酸中毒表现时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淋巴结增大是癌症吗

淋巴结增大并不一定是癌症,但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检查。淋巴结增大可能由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或癌症等原因引起。癌症相关的淋巴结增大通常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并伴有体重下降、持续发热等症状。通过血常规、影像学检查或淋巴结活检可明确病因,必要时需进行针对性治疗。 1、感染: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导致淋巴结反应性增大,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牙龈炎或皮肤感染等。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感染控制后淋巴结会逐渐恢复正常。多饮水、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 2、炎症:慢性炎症如扁桃体炎、结核病等可引起淋巴结持续性增大。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局部热敷可缓解不适,但需避免过度刺激淋巴结。 3、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可能导致淋巴结增大。治疗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淋巴结情况,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症状出现。 4、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可能引起淋巴结增大。若怀疑与药物相关,需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停药后淋巴结通常会逐渐恢复正常,期间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 5、恶性肿瘤:淋巴瘤、白血病或转移癌可能导致淋巴结无痛性增大。这种情况需通过活检明确诊断,治疗包括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需密切监测淋巴结变化及全身症状。 淋巴结增大时,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身体变化。若淋巴结持续增大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