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胃癌早期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胃癌早期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黏膜内癌,通过内镜直接切除病变组织,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监测复发情况。
2、腹腔镜手术针对浸润至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通过微创技术切除部分胃壁。可能与长期吸烟或高盐饮食有关,表现为上腹隐痛。
3、化疗用于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替吉奥、奥沙利铂、卡培他滨。通常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4、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胃癌,使用曲妥珠单抗等药物精准抑制癌细胞。可能与基因突变相关,需进行分子病理检测。
确诊后应避免腌制食品,选择易消化食物,术后遵医嘱进行营养支持与康复训练。
戒烟后仍可能患肺癌,主要与吸烟累积损伤、二手烟暴露、职业致癌物接触、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
1、吸烟累积损伤:长期吸烟会导致肺部细胞DNA不可逆损伤,戒烟后残留损伤仍可能诱发癌变。建议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2、二手烟暴露:持续接触二手烟会使肺部持续受致癌物刺激。需彻底避免二手烟环境,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3、职业致癌物:接触石棉、砷等职业致癌物会独立增加肺癌风险。可能与胸痛、咯血等症状相关,需做好职业防护和定期体检。
4、遗传易感性:携带肺癌易感基因者患癌概率较高。通常表现为家族聚集发病,可通过基因检测评估风险。
保持膳食富含维生素A/C的深色蔬菜水果,坚持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40岁以上戒烟者建议每年进行肺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