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免疫治疗发烧好还是不发烧好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免疫治疗发烧好还是不发烧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吴东海
吴东海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免疫治疗期间出现发热需结合具体原因判断,药物反应性发热可能预示免疫激活,感染性发热则需及时干预。免疫治疗相关发热通常与免疫系统激活有关,而感染性发热多由病原体侵袭导致。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部分患者会出现药物反应性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可能伴随寒战、乏力,通常持续1-3天可自行缓解。这种发热反映免疫系统被激活,可能与治疗应答相关,但需排除其他发热原因。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同时监测体温变化。

持续超过39℃的高热或反复发热需警惕感染风险,常见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这类发热多突然起病,可能伴有咳嗽、尿频等感染灶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异常。此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培养等检查,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掩盖病情。根据感染类型可能需要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治疗,严重者需住院处理。

免疫治疗期间应每日监测体温,记录发热伴随症状与持续时间。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等。避免剧烈运动与过度劳累,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改变或皮疹等严重反应,须立即停止治疗并联系主治医师。治疗期间注意血常规等实验室指标随访,发热期间建议暂停免疫治疗直至原因明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支气管肺炎鉴别诊断

支气管肺炎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常见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肺结核、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脓肿和肺癌。 1、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常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影像学显示病灶多位于上肺,痰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支气管肺炎则多表现为急性发热、咳嗽、咳痰,影像学显示下肺多见斑片状阴影。 2、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多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患者常有高热、肌肉酸痛、全身不适,影像学显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支气管肺炎以细菌感染为主,影像学显示局部实变影,白细胞计数升高。 3、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多为青少年,起病缓慢,症状较轻,常见干咳、低热,影像学显示间质性肺炎改变。支气管肺炎起病急,症状重,影像学显示肺泡实变。 4、肺脓肿:肺脓肿患者常有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影像学显示空洞伴液平。支气管肺炎患者咳痰多为黏液脓性,影像学显示实变影,无空洞形成。 5、肺癌: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常有长期吸烟史,症状包括咳嗽、咯血、胸痛,影像学显示肿块或结节影。支气管肺炎多为急性感染,影像学显示斑片状阴影,抗生素治疗有效。 日常护理中,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类、蔬菜汤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适当进行深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肺功能。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