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小便快结束时有刺痛可能由尿路感染、尿道结石、前列腺炎、尿道狭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排石治疗、消炎治疗、尿道扩张等方式缓解。
1、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常伴随尿频尿急。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同时增加饮水量冲刷尿道。
2、尿道结石结石移动划伤尿道黏膜,可能伴有血尿。建议超声碎石配合服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等药物,每日饮水量需超过2000毫升。
3、前列腺炎前列腺充血压迫尿道,多见于久坐男性。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前列舒通胶囊、癃闭舒胶囊等药物,配合温水坐浴改善循环。
4、尿道狭窄外伤或反复感染导致尿道变窄,排尿呈细线状。需通过尿道扩张术治疗,严重时行尿道成形术,术后可短期服用头孢地尼分散片预防感染。
出现排尿刺痛建议及时泌尿外科就诊,检查尿常规与泌尿系超声,治疗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
多数情况下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进行支架手术,但需评估心脏功能、血管病变程度、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及手术风险等因素。
1、心脏功能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30%的重度心衰患者手术风险较高,需通过心脏超声和BNP检测综合判断手术耐受性。
2、血管病变程度冠状动脉主支血管严重狭窄且远端血管通畅是手术指征,若存在弥漫性钙化或小血管病变则效果有限。
3、基础疾病控制需先稳定血压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肺部感染等合并症,急性失代偿期心衰患者应暂缓手术。
4、手术风险评估高龄、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增加造影剂肾病和呼吸衰竭风险,需术前多学科会诊制定方案。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出现气短加重或下肢水肿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