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做完肠息肉手术四天后便血吃什么药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做完肠息肉手术四天后便血吃什么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振国
朱振国 鹤岗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做完肠息肉手术四天后便血可通过止血药物、抗炎药物、促进愈合药物等方式治疗。便血可能与手术创面未完全愈合、饮食不当、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时出血、腹痛、乏力等症状。
1、止血药物:云南白药胶囊0.25g/粒,每日3次或止血敏片1g/片,每日2次可帮助减少出血。止血药物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有效控制术后创面出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2、抗炎药物:甲硝唑片0.2g/片,每日3次或头孢克肟胶囊0.1g/粒,每日2次可预防或治疗感染。术后感染可能导致创面愈合延迟,抗炎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生长,降低感染风险,使用时需注意药物过敏史。
3、促进愈合药物:康复新液10ml/次,每日3次或维生素C片0.1g/片,每日1次可加速创面修复。这些药物通过促进组织再生和增强免疫力,帮助创面快速愈合,同时可搭配富含蛋白质的饮食以增强效果。
4、饮食调理:术后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蒸蛋、煮熟的蔬菜等。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对创面的刺激,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5、生活方式调整:术后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腹压导致出血。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可通过适量饮水、规律作息等方式调节肠道功能。
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有助于创面愈合。运动方面,术后初期以轻度活动为主,如散步,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上,注意观察排便情况,若出血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复查,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做了肛裂手术以后排便还正常吗

肛裂手术后排便功能通常可以恢复正常,但术后早期可能出现排便困难或疼痛。肛裂手术主要针对肛门裂伤进行修复,术后恢复与个人体质、护理措施等因素相关。

术后1-2周内排便异常较常见,因手术创面未完全愈合可能引发暂时性排便困难。麻醉药物残留、术后卧床等因素可能减缓肠道蠕动,导致粪便干结。此时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用2000毫升以上温水,配合高膳食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软化粪便。医生可能开具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辅助排便,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若术后超过3周仍存在排便疼痛、出血或肛门狭窄等症状,需考虑创面感染、瘢痕增生等并发症可能。瘢痕组织过度增生可能造成肛门弹性下降,引发排便不畅。此时需复查排除肛门括约肌损伤或手术缝合异常,必要时需进行肛门扩张治疗。术后坚持每日温水坐浴可促进血液循环,配合康复新液等外用药物加速创面愈合。

术后应建立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蹲用力。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火龙果、酸奶等润肠食物摄入。若出现持续发热、肛门剧烈疼痛或大量出血,应立即返院检查。术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肛门指诊评估恢复情况,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护理可在1-2个月内恢复自然排便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