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乳痈疮疡是中医术语,指发生在乳房部位的化脓性感染疾病,对应西医的急性乳腺炎、乳房脓肿等病症。
1、病因病理
乳痈疮疡多因乳汁淤积合并细菌感染所致。哺乳期女性因乳头皲裂、哺乳方式不当导致乳汁排出不畅,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经破损皮肤入侵引发炎症。非哺乳期可能与导管扩张、免疫力下降有关。中医认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或胃热上壅均可诱发。
2、典型症状
初期表现为乳房胀痛、局部发红发热,伴随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进展期形成明显硬结,疼痛加剧呈搏动性,皮肤光亮紧绷。化脓期可见肿块变软有波动感,破溃后排出黄稠脓液,可能形成乳瘘。部分患者腋下淋巴结肿大。
3、诊断方法
通过触诊判断肿块范围与波动感,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超声检查可鉴别脓肿形成与单纯炎症,穿刺抽脓既能明确诊断又可减压治疗。需与炎性乳腺癌、浆细胞性乳腺炎等疾病鉴别。
4、西医治疗
早期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脓肿形成后需切开引流,配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疼痛剧烈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发热者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
5、中医调理
初期用瓜蒌牛蒡汤加减疏肝清热,成脓期投透脓散托毒外出。外敷金黄散或玉露散消肿止痛,溃后期用生肌玉红膏促进创面愈合。配合针刺肩井、足三里等穴位疏通经络。
哺乳期患者需保持乳汁通畅排出,哺乳前后清洁乳头。避免过食辛辣燥热食物,情志抑郁者应疏解压力。出现持续高热或肿块快速增大须立即就医,脓肿未成熟时禁止自行挤压,防止感染扩散。恢复期可适量食用蒲公英、金银花等药食同源食材辅助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