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4次阅读
打破伤风针通常会有轻微疼痛感,但多数人可以耐受。疼痛程度与个人痛觉敏感度、注射部位和操作手法有关。
破伤风针注射时产生的疼痛主要来自针头刺入皮肤的瞬间和药物推注时的局部刺激。上臂三角肌是常用注射部位,该区域肌肉较厚,神经分布相对稀疏,疼痛感通常比臀部注射更轻。注射后可能出现短暂持续数小时的酸胀痛,属于正常药物吸收反应。部分人群对疼痛较为敏感,可能感觉刺痛明显,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儿童因肌肉发育未完全,痛觉神经更密集,可能比成人感受到更强烈的不适。
极少数情况下,注射后可能出现持续加重的剧烈疼痛,可能提示局部感染或神经损伤。这类情况需立即就医处理。破伤风疫苗含有氢氧化铝佐剂,注射后局部硬结属于常见反应,通常2-3周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晕针体质者注射前应告知医护人员,可采取平躺姿势注射以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发生概率。
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加重肿胀。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加剧或全身过敏反应,出现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或皮疹需及时就诊。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无须刻意按摩或热敷,正常日常活动即可促进药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