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近视眼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使用角膜接触镜、进行角膜屈光手术、植入人工晶体等方式治疗。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眼部调节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佩戴框架眼镜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镜片度数需通过专业验光确定,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视力变化情况。
2、使用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隐形眼镜和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需严格遵循护理规范。可能出现角膜缺氧、感染等并发症,不建议未成年人长期佩戴。
3、角膜屈光手术主要有全飞秒激光手术和半飞秒激光手术两种方式。手术通过改变角膜曲率矫正屈光不正,要求患者年满18岁且近视度数稳定。
4、植入人工晶体适用于高度近视患者,将特制晶体植入眼内。手术可逆性强但费用较高,可能存在白内障、青光眼等术后并发症风险。
日常应注意用眼卫生,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定期进行视力检查。高度近视患者需每年检查眼底。
小孩右眼125度近视通常建议佩戴眼镜。近视矫正方式主要有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视力训练等。
1、框架眼镜:建议家长选择轻便防碎的树脂镜片,定期复查调整度数,避免视疲劳加重近视。
2、角膜塑形镜:夜间佩戴可延缓近视进展,需在专业眼科医生指导下验配,家长需每日监督清洁护理。
3、阿托品滴眼液:低浓度阿托品可控制近视发展,须严格遵医嘱使用,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出现畏光等副作用。
4、视力训练:结合视功能检查制定训练方案,家长需督促孩子每日完成户外活动及眼球运动训练。
建议每3-6个月复查视力变化,日常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