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新生儿拉沫沫可能由生理性乳糖不耐受、喂养不当、肠道感染、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乳糖酶、抗感染治疗、更换特殊配方奶粉等方式改善。
1. 乳糖不耐受新生儿肠道乳糖酶分泌不足导致未消化乳糖发酵产气,粪便呈现泡沫状。建议少量多次喂养,母乳喂养前可补充乳糖酶制剂如乳糖酶颗粒,配方奶喂养可选用低乳糖奶粉。
2. 喂养不当哺乳姿势不正确或奶瓶角度过大导致吸入过多空气。家长需保持宝宝头高脚低位,奶瓶倾斜45度,喂奶后竖抱拍嗝,可使用西甲硅油缓解胀气。
3. 肠道感染轮状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发肠炎,可能伴随发热、呕吐。需化验大便常规,确诊后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严重时需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4. 牛奶蛋白过敏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异常反应,可能伴有湿疹、血便。母乳妈妈需严格忌口奶制品,配方奶喂养应更换深度水解奶粉如纽太特,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糖浆。
家长应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或血便需立即就医。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及易过敏食物。
新生儿鼻子上的小白点可能是粟粒疹、皮脂腺增生、新生儿痤疮或胎脂残留引起,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1、粟粒疹:由皮脂腺未完全发育导致角质堆积形成,表现为针尖大小白色丘疹,多发于鼻部及面颊,保持皮肤清洁即可自行消退。
2、皮脂腺增生:母体激素刺激使皮脂腺暂时性增大形成黄白色小点,常见于鼻翼两侧,数月内会随激素水平下降逐渐消失。
3、新生儿痤疮:母体雄激素通过胎盘刺激引发,表现为带白头的红色丘疹,避免挤压并轻柔清洁,一般出生后3-4周缓解。
4、胎脂残留:分娩时附着在皮肤的胎脂未完全清除,形成白色屑状物,用温水棉签轻柔擦拭即可去除。
注意观察小白点是否伴随红肿化脓,日常用温水清洁面部,避免使用油脂类护肤品,若持续超过3个月或扩散需就医排查罕见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