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彭玉平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后遗症主要有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脑积水、感染、动脉瘤复发等。该手术通过介入方式填塞动脉瘤,但可能因操作或个体差异引发并发症。

1、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多因导管刺激或造影剂引发血管收缩。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意识模糊或肢体无力,严重时可导致脑缺血。术中采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注射液预防,术后需密切观察神经功能变化。早期发现可通过扩容治疗缓解,必要时行血管扩张术。

2、血栓形成

栓塞材料或导管可能诱发血栓,表现为突发偏瘫或失语。术中肝素化不足或高凝状态是主因,需监测凝血功能。术后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严重血栓需血管内取栓。患者术后卧床期间应活动下肢预防深静脉血栓。

3、脑积水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循环障碍可致脑积水,表现为头痛呕吐或步态不稳。与术中出血或炎症反应相关,CT显示脑室扩大。轻度可通过乙酰唑胺片控制,重度需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头围及认知功能。

4、感染

穿刺部位或植入材料可能引发败血症或脑膜炎,表现为发热或颈项强直。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风险,术后出现感染体征需血培养检查。经验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覆盖常见菌群,明确病原体后调整抗生素。导管相关感染需及时拔除装置。

5、动脉瘤复发

弹簧圈压缩或新生血流冲击可能导致动脉瘤再通,多见于大型或宽颈动脉瘤。术后6-12个月需脑血管造影复查,复发者可选择再次栓塞或支架辅助。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避免吸烟等危险因素。

术后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康复期进行认知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头颅CTA或DSA。出现剧烈头痛、视力变化等异常需立即就诊,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注意观察出血倾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脚指头血管瘤怎么消除

脚指头血管瘤可通过激光治疗、冷冻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消除。脚指头血管瘤通常由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局部外伤、激素水平变化、感染等因素引起。 1、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消除脚指头血管瘤的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束作用于血管瘤组织,使其凝固坏死并逐渐吸收。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浅表性血管瘤。 2、冷冻治疗:冷冻治疗利用液氮的低温作用,使血管瘤组织冻结坏死,随后脱落。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血管瘤,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如普萘洛尔片10mg/次,每日2次可抑制血管瘤生长;外用药物如噻吗洛尔滴眼液0.5%,每日2次可局部涂抹,促进血管瘤消退。 4、手术治疗:对于较大或深部的血管瘤,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术方法包括血管瘤切除术和血管瘤硬化剂注射术。血管瘤切除术通过手术直接切除血管瘤组织;血管瘤硬化剂注射术则通过注射硬化剂使血管瘤闭塞。 5、日常护理:日常护理包括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挤压、穿着宽松舒适的鞋子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血管瘤的刺激和损伤,促进其自然消退。 脚指头血管瘤的消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血管瘤的大小、位置、深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瘤的发生和复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