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颈动脉手术是大手术吗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颈动脉手术是大手术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沈华
沈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颈动脉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取决于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前者通过切开颈动脉清除斑块,后者通过微创方式植入支架扩张血管。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神经系统功能,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脑卒中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术后需在重症监护室观察24-48小时,住院时间通常为3-5天。手术风险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和斑块性质密切相关,高龄、糖尿病、高血压和斑块不稳定的患者风险较高。
1、手术类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开放式手术,需要在颈部切开约5-7厘米的切口,直接清除颈动脉内的斑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插入导管,将支架送至颈动脉狭窄部位进行扩张。两种手术各有优缺点,内膜剥脱术适用于斑块严重钙化的患者,支架植入术适用于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
2、手术风险:颈动脉手术的主要风险包括术中脑卒中、术后出血和感染。术中脑卒中的发生率约为2-3%,主要由于斑块脱落或血栓形成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术后出血的发生率约为1-2%,严重时可能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但可能引发颈部脓肿或败血症。手术风险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和斑块性质密切相关,高龄、糖尿病、高血压和斑块不稳定的患者风险较高。
3、术后护理:患者术后需在重症监护室观察24-48小时,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和神经系统功能。术后第一天需卧床休息,避免颈部剧烈活动。术后3-5天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但需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预防血栓形成。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监测血管通畅情况。
4、住院时间:颈动脉手术的住院时间通常为3-5天,具体取决于手术类型和患者的恢复情况。内膜剥脱术的住院时间略长,通常为4-5天,支架植入术的住院时间较短,通常为3-4天。术后第一天需在重症监护室观察,第二天可转入普通病房。术后3-5天可出院,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和随访。
5、适应人群:颈动脉手术适用于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0%或有症状的患者。无症状但狭窄程度超过60%的患者,若斑块不稳定或进展迅速,也可考虑手术。手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和手术风险,高龄、糖尿病、高血压和斑块不稳定的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前需进行颈动脉超声、CT血管造影和脑部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
颈动脉手术后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为主,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和肥肉。建议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硬化。术后可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骑自行车,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和促进康复。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防止颈部伤口撕裂。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监测血管通畅情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糖,有助于预防颈动脉再狭窄和并发症的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方法

缺血性脑卒中可通过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戒烟限酒、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通常由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厄贝沙坦片150mg每日一次、氢氯噻嗪片25mg每日一次。 2、调节血脂: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卒中风险。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将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常用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日一次、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每日一次。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伤血管,增加脑卒中风险。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建议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 4、健康饮食: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5、适度运动: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运动时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需要综合管理,通过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日常生活中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久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压力,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