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中医小儿感冒辨证要点主要包括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时邪感冒四种证型,需结合症状、舌脉等综合判断。
1、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多因外感风寒邪气引起,患儿常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白等症状。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家长需注意给患儿增添衣物避风保暖,避免生冷饮食。若出现高热不退或咳嗽加重,应及时就医。
2、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多由风热之邪侵袭肺卫所致,表现为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咽喉肿痛、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稠。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宜辛凉解表,常用银翘散加减。家长可给患儿适量饮用菊花茶、薄荷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咽喉肿痛明显时可配合小儿咽扁颗粒缓解症状。
3、暑湿感冒
暑湿感冒多见于夏季,因感受暑湿邪气而发病,常见发热、头身困重、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口中黏腻等症状。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治疗需清暑祛湿解表,常用新加香薷饮加减。家长应注意保持环境干燥通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薏苡仁粥健脾祛湿。
4、时邪感冒
时邪感冒具有传染性强、起病急骤的特点,表现为高热不退、头痛身痛、咳嗽咽痛、精神萎靡等。舌红苔黄,脉数。治疗需清热解毒透邪,常用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家长发现患儿持续高热、精神差时须立即就医,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做好隔离防护措施。
小儿感冒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居室空气清新,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适当补充水分。风寒感冒可饮用姜糖水发汗解表,风热感冒可食梨汁润肺清热。若患儿出现高热惊厥、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重症表现,或感冒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应及时前往医院儿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平时应注意随气温增减衣物,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流行季节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角膜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外伤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冲洗、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
细菌性角膜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侵入角膜导致,常见于隐形眼镜佩戴不当或眼部卫生不良者。患者会出现眼睑痉挛、畏光流泪、脓性分泌物等症状。临床常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加替沙星眼用凝胶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时需联合全身抗生素。
2、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类型,病毒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内,当免疫力下降时复发感染。特征性表现为树枝状角膜溃疡、地图状缺损,伴有明显疼痛和视力下降。治疗需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眼膏等抗病毒药物,严重病例需口服伐昔洛韦片。
3、真菌感染
农作物外伤后易发生真菌性角膜炎,常见致病菌为镰刀菌、曲霉菌等。典型症状为角膜表面干燥样病灶伴卫星灶,病程进展缓慢但破坏性强。确诊需角膜刮片检查,治疗选用那他霉素滴眼液、伏立康唑滴眼液等抗真菌药物,必要时行角膜清创术。
4、外伤刺激
角膜异物、化学烧伤、紫外线照射等物理化学损伤会破坏角膜上皮屏障。表现为突发眼痛、充血、异物感,检查可见角膜上皮缺损。需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5、免疫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可引发周边溃疡性角膜炎。角膜缘出现进行性基质溶解,伴随眼干、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治疗需局部使用环孢素滴眼液抑制免疫反应,严重者联合全身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角膜炎患者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或佩戴隐形眼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如胡萝卜、深海鱼等有助于角膜修复。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室内保持适宜湿度。出现眼红、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眼药水导致病情加重。定期复查角膜愈合情况,慢性角膜炎患者需长期随访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