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艾滋病伴发肺结核可能由免疫系统受损、结核杆菌感染、机会性感染风险增加、治疗依从性差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抗结核治疗、营养支持、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 免疫受损艾滋病病毒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缺陷,使潜伏结核杆菌重新激活。需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
2. 结核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肺部,HIV感染者更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需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治疗周期通常较长。
3. 机会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肺结核是最常见的共感染疾病。除抗结核治疗外,需预防性使用复方新诺明等药物防止其他感染。
4. 治疗障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导致结核复发或耐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药物浓度。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应保证充足营养摄入,每日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传播,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艾滋病三代试纸检测的准确率较高,但结果需结合专业医疗机构复检确认。检测准确性主要受窗口期影响、操作规范性、个体免疫差异、试纸保存条件等因素影响。
1、窗口期影响三代试纸检测HIV抗体存在6-8周窗口期,窗口期内可能无法检出感染,建议高危行为后3个月复测。
2、操作规范性采样量不足、读取时间偏差等操作失误可能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需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3、个体免疫差异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延迟产生抗体,影响检测准确性,此类人群建议采用核酸检测补充筛查。
4、试纸保存条件试纸受潮或过期会降低灵敏度,应保存于阴凉干燥环境,使用前检查包装完整性。
自测结果不能作为确诊依据,任何阳性或不确定结果都需前往疾控中心或医院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等确诊检测。日常应避免高危行为,发生暴露后72小时内可服用阻断药物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