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糜烂性胃炎会引起贫血吗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糜烂性胃炎会引起贫血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糜烂性胃炎可能会引起贫血,主要与胃黏膜损伤导致慢性失血或铁吸收障碍有关。

1、慢性失血

糜烂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存在多发性糜烂病灶,可能因毛细血管破裂导致长期隐性出血。血液中的铁元素随出血流失,若未及时补充,可能逐渐发展为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通过粪便隐血试验辅助诊断。治疗需控制胃炎活动性出血,同时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纠正贫血。

2、铁吸收障碍

胃黏膜损伤会影响胃酸分泌功能,而酸性环境是食物中铁元素转化为可吸收形式的关键条件。当胃酸分泌不足时,即便饮食中含铁丰富,也可能出现铁吸收不良。此类患者常伴食欲减退、餐后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治疗需修复胃黏膜,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胃黏膜保护剂,并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3、营养摄入不足

糜烂性胃炎引起的上腹痛、恶心等症状可能导致患者主动减少进食,长期饮食摄入不足会造成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造血原料缺乏,可能引发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舌炎、指甲脆裂等体征。需调整饮食结构,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补充叶酸片、维生素B12注射液。

4、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既是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也可能通过诱发慢性炎症反应干扰铁代谢。该菌产生的细胞毒素会损伤胃黏膜细胞铁转运蛋白功能,同时炎症因子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患者多伴口臭、餐后早饱感。根治幽门螺杆菌需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

5、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可能加重糜烂性胃炎并增加出血风险。部分抑酸药物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胃酸缺乏,间接影响铁吸收。此类患者应评估用药必要性,调整药物方案时可选用对胃肠刺激较小的塞来昔布胶囊,同时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糜烂性胃炎患者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易消化的软质饮食,规律进食并控制每餐分量。贫血期间可适量增加红肉、深绿色蔬菜等富铁食物,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建议每3-6个月复查胃镜和血常规,若出现黑便、心悸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情绪加重胃肠功能紊乱。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头晕呕吐喝葡萄糖能缓解吗

头晕呕吐时喝葡萄糖通常无法直接缓解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处理。头晕呕吐可能与低血糖、前庭功能障碍、胃肠炎、偏头痛、脑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1、低血糖

低血糖引起的头晕呕吐可适量补充葡萄糖缓解。低血糖可能与长时间未进食、糖尿病用药过量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心慌、出汗、手抖等症状。建议及时检测血糖,确认低血糖后可口服葡萄糖粉或含糖饮料,同时调整饮食规律。若反复发作需排查胰岛素瘤等疾病。

2、前庭功能障碍

前庭神经元炎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导致的头晕呕吐,补充葡萄糖无效。此类疾病常伴随天旋地转感、眼球震颤,需通过前庭功能检查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配合耳石复位训练。

3、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引发的头晕呕吐需补充电解质而非葡萄糖。病毒感染或食物中毒导致的胃肠炎常伴有腹泻、发热,可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呕吐剧烈时可短暂禁食,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清淡饮食。

4、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时的头晕呕吐需针对性治疗。典型偏头痛多为一侧搏动性头痛伴畏光畏声,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佐米曲普坦片等药物。葡萄糖无法缓解血管异常收缩扩张引发的症状,发作期应保持环境昏暗安静。

5、脑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头晕呕吐需改善循环。中老年患者伴有视物模糊、行走不稳时,需排查颈椎病或动脉硬化,可通过颈动脉超声确诊。治疗可选用银杏叶提取物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配合颈部康复训练。

出现头晕呕吐时应先明确病因,避免盲目补充葡萄糖。建议记录症状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表现,及时就医检查。日常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突然起身或头部剧烈转动,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呕吐期间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加重需急诊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