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晚期癌症病人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神经阻滞、心理干预、姑息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肿瘤压迫、炎症反应、神经损伤、骨转移等原因引起。
1、药物镇痛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缓释片、羟考酮控释片可用于中重度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适合轻中度炎症痛,辅助药物如加巴喷丁可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
2、神经阻滞通过局部麻醉药物阻断疼痛信号传导,适用于特定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需由疼痛科医师评估后实施。
3、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调整对疼痛的应对方式,音乐疗法与放松训练可降低焦虑水平,家属参与能增强支持效果。
4、姑息治疗多学科团队提供症状控制与舒适护理,放疗可缩小肿瘤缓解压迫痛,介入治疗如椎体成形术改善骨转移疼痛。
建议建立规律用药计划,保持舒适体位,配合按摩等物理方法,营养支持与情感关怀对提升生活质量同样重要。
头晕多数情况下不是癌症的前兆,可能与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贫血、耳石症等因素有关,少数情况下可能与脑肿瘤等疾病相关。
1、低血糖饥饿或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可能导致血糖过低,引发头晕、冷汗等症状。建议及时进食含糖食物,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调整用药。
2、体位性低血压快速起身时血压调节延迟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表现为短暂头晕目眩。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避免突然站立。
3、贫血缺铁或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血红蛋白减少,出现头晕乏力。可通过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富含铁的食物改善。
4、耳石症内耳平衡感受器异常引发眩晕,常与头部位置变动相关。可通过耳石复位治疗,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倍他司汀等药物。
若头晕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头痛呕吐、视力变化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日常注意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