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泌尿外科 > 肾炎

恢复母乳后黄疸复发怎么办

|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恢复母乳后黄疸复发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如果是母乳性黄疸,恢复母乳喂养以后,黄疸有可能不出现,即使出现也没有以前这么重了,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来缓解黄疸的症状。因为导致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有可能和母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有关系。母乳喂养的时候,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把胆红素转换化为可溶性的,加速了胆红素的重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孩子黄疸的时间持续的比较长,或者程度比较重。可以停母乳48小时起到观察,黄疸会有明显的减轻,停母乳有治疗和诊断的双重作用。因为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重新哺乳以后黄疸程度加重,也可以适当的照蓝光干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检潜血2+会不会是肾炎

尿检潜血2+可能是肾炎的表现,但也可能与其他泌尿系统问题有关。潜血阳性常见于尿路感染、肾结石、肾炎、泌尿系统肿瘤等情况。建议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肾炎引起的潜血阳性通常伴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肾小球肾炎或间质性肾炎可能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红细胞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进入尿液。这种情况下尿液检查还可能发现管型尿,血液检查可能显示肾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做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肾脏B超等明确诊断。

非肾炎因素导致的潜血阳性更为常见。尿路感染时炎症刺激尿路上皮,可能出现一过性潜血。肾结石移动时划伤尿路黏膜也会引起出血。剧烈运动后、月经期女性、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都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这些情况通常不伴随肾功能损害的其他证据,重复检查后潜血可能转阴。

建议及时到肾内科就诊,完善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如果发现变形红细胞比例较高,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需要警惕肾炎可能。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适量饮水,遵医嘱进行复查。饮食上注意低盐优质蛋白,控制血压血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