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腋窝肉里摸到小疙瘩有点疼

|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腋窝肉里摸到小疙瘩有点疼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腋窝肉里摸到小疙瘩伴疼痛可能是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或毛囊炎等引起。常见原因有局部感染、毛囊堵塞、免疫反应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淋巴结炎

腋窝淋巴结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硬结,触痛明显,可能伴随红肿热痛。常见诱因包括上肢感染、乳腺炎或口腔炎症扩散。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症状。若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可形成囊性肿物,继发感染时出现压痛,表面皮肤可能发红。囊肿直径多在1-3厘米,挤压可能排出豆腐渣样分泌物。未感染时可暂观察,合并感染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严重者需手术切除。日常需保持腋窝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3、毛囊炎

腋毛区毛囊细菌感染会形成红色丘疹或脓疱,伴针刺样疼痛,常见于剃毛后或出汗过多时。轻症可用碘伏消毒后涂抹夫西地酸乳膏,多发者需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建议穿宽松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止汗剂。

4、脂肪瘤

皮下脂肪组织异常增生形成柔软包块,通常无痛,若压迫神经或快速增大可能出现隐痛。边界清晰可推动,直径多在2-5厘米。无症状脂肪瘤无须处理,生长迅速或影响活动时需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概率较低。

5、副乳组织

胚胎期乳腺退化不全可能在腋窝形成副乳腺,月经期或妊娠期可出现胀痛,触及腺体样结节。超声可明确诊断,症状明显者可服用乳癖消片缓解,严重副乳需手术切除。建议避免高雌激素食物,穿戴无钢圈内衣减少摩擦。

日常应注意观察肿块变化,记录大小、硬度、疼痛程度的发展情况。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未明确性质的肿块,保持腋窝透气,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若肿块持续增大超过2周、疼痛加剧或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须立即至普外科或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超声或病理活检以排除恶性肿瘤可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脖子上有黑色的痕条怎么回事

脖子上出现黑色痕条可能与色素沉着、摩擦刺激、内分泌失调、真菌感染、黑棘皮病等因素有关。黑色痕条通常表现为皮肤局部颜色加深,可能伴随瘙痒、粗糙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色素沉着

长期紫外线照射或炎症后色素沉着可能导致颈部皮肤痕条。常见于未做好防晒或反复抓挠皮肤后,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褐色至黑色条纹。日常需避免暴晒,使用含维生素E的护肤品帮助淡化,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氢醌乳膏、维A酸乳膏等外用药物。

2、摩擦刺激

衣领摩擦、项链佩戴不当等机械刺激可导致颈部皮肤角质增厚伴色素沉积。痕条多出现在衣领接触部位,触感略粗糙。建议更换柔软衣物,减少饰品摩擦,局部可涂抹尿素软膏缓解角质堆积,避免反复搔抓加重色素沉着。

3、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引起颈部皮肤黑变。痕条常伴随体重增加、月经紊乱等症状。需通过激素检查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控制,皮肤症状可配合使用氨甲环酸片改善。

4、真菌感染

花斑癣等真菌感染可导致颈部出现棕黑色斑块或条索状皮损,表面可能有细碎鳞屑。确诊需进行真菌镜检,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洗剂治疗,严重者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日常需保持皮肤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

5、黑棘皮病

该病表现为颈部、腋下等皱褶部位出现天鹅绒样黑色斑块,可能与肥胖或胰岛素抵抗相关。痕条触之柔软增厚,可能伴皮肤乳头状隆起。需控制体重并检测血糖,局部可尝试水杨酸软膏改善角质,必要时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调节表皮增生。

建议保持颈部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摩擦和暴晒,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若黑色痕条持续扩散、伴随破溃或全身症状,应及时就诊皮肤科或内分泌科,通过皮肤镜、血液检查等明确诊断。日常注意观察痕条变化,记录出现时间与伴随症状,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控制高糖高脂饮食,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代谢相关性色素沉着。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