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经常胃不消化可能由饮食不当、精神压力、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原因引起。
1、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用过多油腻、辛辣食物会延缓胃排空,建议减少单次进食量并选择易消化食物。
2、精神压力焦虑紧张会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蠕动,可通过冥想、规律作息缓解症状。
3、慢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用药有关,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雷贝拉唑、莫沙必利等药物。
4、胃食管反流病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酸反流,常伴烧心感,需避免睡前进食,药物可选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硫糖铝。
日常建议少食多餐,避免咖啡因和碳酸饮料,持续不适需完善胃镜检查明确病因。
假膜性肠炎可能引起腹泻、腹痛、发热、脱水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败血症等并发症。
1. 腹泻假膜性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是水样或黏液样腹泻,可能伴有恶臭,每日可达数次至数十次。
2. 腹痛患者常出现下腹部绞痛或压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严重时腹痛持续存在。
3.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提示可能存在全身炎症反应。
4. 脱水频繁腹泻可导致体液大量丢失,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表现。
假膜性肠炎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出现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