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宝宝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静脉补液、控制体温、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宝宝脱水通常由腹泻、呕吐、发热、饮水不足、高温环境等原因引起。
1、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是治疗轻度脱水的首选方法,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家长需按照说明书或医嘱配制补液盐溶液,少量多次喂给宝宝。补液盐溶液含有葡萄糖和钠、钾等电解质,有助于恢复体液平衡。若宝宝拒绝饮用,可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服。口服补液盐适用于由腹泻或呕吐引起的轻度脱水。
2、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哺乳,奶粉喂养的宝宝可适当稀释奶粉。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饮料和果汁,以免加重腹泻。家长需观察宝宝进食后的反应,若呕吐加重需暂停进食。饮食调整有助于减少胃肠负担,同时补充部分营养和水分。
3、静脉补液
中重度脱水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医生会根据脱水程度给予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液体。静脉补液能快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适用于呕吐严重无法口服或出现休克的宝宝。治疗期间需监测尿量和生命体征,家长要配合医护人员记录补液量。
4、控制体温
发热会加速水分流失,家长需定时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减少衣物、温水擦浴等。保持室内通风凉爽,避免宝宝因高热加重脱水。控制体温有助于减少不显性失水。
5、预防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奶瓶餐具要彻底消毒。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特别是轮状病毒等引起的腹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或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机会。预防感染能降低脱水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等脱水指征。轻度脱水可在家庭护理,出现嗜睡、眼窝凹陷、超过6小时无尿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日常要注意补充水分,腹泻期间可预防性使用口服补液盐。保持适宜室温,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出汗过多。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等可预防感染性腹泻。
18个月婴儿手心脚心出现红点可能与手足口病、湿疹、过敏性皮炎、汗疱疹等疾病有关。
1、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表现为手心脚心红疹伴低热,家长需隔离患儿并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喷雾剂、康复新液等药物。
2、湿疹接触过敏原或衣物摩擦可能导致湿疹,表现为红斑丘疹伴瘙痒,家长需保持皮肤清洁并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氧化锌软膏。
3、过敏性皮炎食物或尘螨过敏可引发皮炎,红点常伴皮肤干燥,家长需排查过敏原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地奈德乳膏、莫匹罗星软膏。
4、汗疱疹汗液滞留导致汗疱疹,表现为透明小水疱,家长需减少包裹并遵医嘱使用硼酸洗液、糠酸莫米松乳膏、尿素软膏。
建议家长每日检查红点变化,避免抓挠,选择纯棉衣物,出现发热或红点扩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