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肠系膜淋巴结转移通常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灶通过淋巴系统扩散至肠系膜淋巴结的病理过程,常见于结直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主要有原发肿瘤浸润、淋巴管渗透、淋巴结滞留、免疫逃逸、继发转移灶形成等机制。

1. 原发肿瘤浸润

肿瘤细胞突破原发灶基底膜后,可侵入肠壁淋巴管。结直肠癌患者常见肿瘤侵犯黏膜下层淋巴网,此时可能伴随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确诊需结合肠镜活检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后可能需使用奥沙利铂注射液、卡培他滨片等化疗药物。

2. 淋巴管渗透

肿瘤细胞沿肠系膜淋巴管向心性扩散,多见于低分化腺癌。该过程常导致淋巴管扩张和纤维化,患者可能出现脐周钝痛、肠梗阻等表现。增强CT可显示淋巴管串珠样改变,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新辅助化疗方案,如伊立替康盐酸盐注射液联合靶向治疗。

3. 淋巴结滞留

转移癌细胞在淋巴结被膜下窦滞留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肿大淋巴结。胃癌转移时可见淋巴结质地变硬、融合成团,可能伴随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案包含替吉奥胶囊等口服化疗药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

4. 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通过下调MHC分子表达逃避免疫监视,促进淋巴结转移灶生长。此类患者肿瘤标志物如CEA往往显著升高,可能出现癌性发热。免疫组化检测PD-L1表达可指导后续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5. 继发转移灶形成

转移淋巴结作为新发癌巢可继续向远处器官扩散。晚期患者常见肝肺转移,表现为黄疸、呼吸困难等。PET-CT有助于评估全身转移负荷,治疗需采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多线化疗方案。

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患者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ω-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化疗反应。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可改善免疫功能,但需避免腹部受压动作。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持续腹痛、排便异常等症状时须立即复查增强CT。治疗期间建议记录每日症状变化,便于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诺如病毒胃肠炎主要症状有哪些

诺如病毒胃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通常伴有低热和肌肉酸痛。治疗以补液、休息和对症处理为主,避免脱水是关键。诺如病毒胃肠炎是一种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常见于秋冬季节,具有高度传染性。病毒感染后,症状通常在12至48小时内出现,持续1至3天。恶心和呕吐是典型表现,尤其是在儿童中更为常见。腹泻通常为水样便,可能伴有腹痛和腹部不适。低热和肌肉酸痛也可能出现,但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发热。补液是治疗的核心,口服补液盐或电解质溶液有助于预防脱水,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饮食上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和香蕉,避免高脂肪、高糖和辛辣食物。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避免剧烈活动。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如严重脱水、持续高热或血便,需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和污染物品,有助于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胃肠炎的症状和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助于快速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