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荨麻疹发作时通常不建议搔抓患处,可能加重皮肤损伤和瘙痒感。荨麻疹的瘙痒主要由组胺释放引起,搔抓会刺激皮肤释放更多组胺,形成“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
荨麻疹发作时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风团和红斑,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或色素沉着。轻微瘙痒可通过冷敷或轻拍缓解,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组胺释放,使用4-10℃的湿毛巾敷5-10分钟为宜。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避免热水烫洗和酒精擦拭等刺激。中重度瘙痒需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或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系统治疗可选用奥马珠单抗注射液。
若搔抓后出现皮肤溃烂、渗液或发热,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就医进行抗感染处理。慢性荨麻疹患者反复搔抓可能引发皮肤苔藓样变,表现为皮肤增厚、纹理加深。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搔抓风险更高,儿童可能因抓挠导致睡眠障碍,需及时修剪指甲并使用儿童专用抗组胺药物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保持室内湿度40%-60%,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记录饮食日记排查可能诱发荨麻疹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急性发作期可饮用绿豆汤或薄荷茶辅助缓解症状,慢性患者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和免疫调节治疗。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