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皮肤色素沉着、过敏反应、血栓形成、血管炎等副作用。硬化剂治疗是通过注射药物使病变静脉闭合的方法,适用于部分静脉曲张患者。
局部疼痛是较常见的反应,注射后可能出现短暂刺痛或胀痛感,通常1-3天自行缓解。皮肤色素沉着多发生在治疗区域,表现为褐色斑块,多数在3-6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能持续更长时间。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等,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医处理。
血栓形成风险较低但后果较严重,可能表现为治疗区域突发肿胀、疼痛加剧。血管炎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硬化剂误注入动脉可能导致组织坏死,操作需由专业医生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全身反应,通常24小时内消失。
接受硬化剂治疗后需遵医嘱穿戴弹力袜2-4周,避免剧烈运动3-5天。治疗后1周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期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出现持续疼痛、皮肤溃疡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过敏史和用药史,完善相关检查评估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