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小朋友流鼻血可能由空气干燥、挖鼻孔、过敏反应、鼻部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压迫、冷敷、鼻腔保湿、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空气干燥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导致鼻黏膜干裂出血。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可使用加湿器或温毛巾敷鼻。
2、挖鼻孔儿童频繁抠挖鼻腔易损伤黏膜血管。建议家长及时制止该行为,修剪孩子指甲,转移其注意力。
3、过敏性鼻炎可能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有关,常伴打喷嚏、鼻塞。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
4、鼻部外伤撞击或异物插入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常伴局部肿胀。需立即压迫止血并排除骨折,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
日常可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出血时让孩子坐位低头,用拇指食指持续按压鼻翼5-10分钟,若15分钟未止或反复出血需耳鼻喉科就诊。
打呼噜可能由肥胖、睡姿不当、鼻咽部结构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睡姿、减重、使用口腔矫正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等方式改善。
1、肥胖颈部脂肪堆积压迫气道导致通气不畅。建议控制饮食并增加有氧运动,若伴随日间嗜睡需排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2、睡姿不当仰卧位时舌根后坠易阻塞气道。建议侧卧睡眠,可使用防打鼾枕或背部固定装置辅助体位保持。
3、鼻咽部异常鼻中隔偏曲或扁桃体肥大会缩小气道空间。需耳鼻喉科检查,必要时行鼻甲消融或扁桃体切除术。
4、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中枢神经调节异常或上气道塌陷有关,表现为夜间呼吸暂停和血氧下降。需睡眠监测确诊,轻症可用口腔矫治器,中重度需呼吸机治疗。
睡前避免饮酒和镇静药物,保持卧室湿度适宜。若打鼾伴随呼吸暂停、晨起头痛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呼吸内科或睡眠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