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哮喘总是有痰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环境湿润、药物治疗、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等方式缓解。哮喘痰液增多通常由气道炎症、感染、过敏原刺激、分泌物潴留、支气管痉挛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痰液,可适量食用白萝卜、银耳、梨等润肺化痰的食物。避免摄入牛奶、冷饮等可能刺激气道分泌的食品,过敏体质者需回避已知过敏原如海鲜。痰液黏稠时可饮用温热的蜂蜜水或陈皮水,但糖尿病患者慎用含糖饮品。
2、保持环境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尘螨。雾霾天气关闭门窗,外出佩戴防霾口罩。卧室避免铺设地毯,每周用55℃以上热水清洗床品。这些措施能减少气道刺激,降低痰液分泌量。
3、药物治疗
氨溴索口服溶液可分解黏蛋白降低痰液黏稠度,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能促进气道廓清,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具有抗氧化和祛痰双重作用。使用前需确认无相关药物过敏史,胃溃疡患者慎用刺激胃肠道的祛痰药。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与支气管扩张剂配合使用。
4、雾化吸入
生理盐水雾化能湿化气道帮助排痰,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可减少腺体分泌。雾化后需漱口防止口腔真菌感染,使用面罩雾化器时注意避开眼部。儿童应在家长监督下进行,每次雾化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结束后轻拍背部促进痰液排出。
5、体位引流
采取头低臀高位配合叩击背部,利用重力帮助支气管分泌物排出。餐后2小时内避免操作,每次引流不超过20分钟。合并高血压、咯血者禁用此方法。家长为儿童操作时需手掌呈杯状,从肺底向肺门方向有节奏叩击。
哮喘患者应记录痰液颜色和量的变化,白色泡沫痰多为慢性炎症,黄绿色痰提示可能合并感染需及时就医。日常避免接触香烟、香水等刺激性气味,冬季注意颈部保暖。每周进行游泳、太极等温和锻炼改善肺功能,但急性发作期需暂停运动。定期复查肺功能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激素类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