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登革热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登革热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这种疾病通常在夏秋季节流行,青壮年群体,尤其是20-45岁的人群,较易受到感染。了解这些症状不仅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治疗,还能帮助大家在高发季节做好预防措施。
1、发热:登革热患者常以突然高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可迅速升至39℃以上。这种高热通常伴随着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乏力,犹如被重感冒击中一般。部分患者还会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仿佛身体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内战。
2、皮疹:在发病后的2到5天内,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最初从躯干开始,然后蔓延至四肢和面部。这些皮疹通常呈淡红色的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轻轻按压后会褪色。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出血性皮疹,甚至水疱和血疱,这些症状看起来就像皮肤在发出警报。
3、淋巴结肿大:在感染后的1到2周内,患者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和腋下的淋巴结。某些患者还可能伴有肝脾肿大,这些症状犹如身体在用放大镜展示它的困境。
4、其他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经历关节疼痛和眼眶疼痛,感觉就像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在抗议。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导致脑膜炎或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在极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发展为登革出血热,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和鼻出血等。这种情况非常危险,需要立即就医。在确诊为登革热后,及时在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大家在高发季节应特别注意,避免蚊虫叮咬,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以减少感染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腹外疝是腹股沟疝气吗怎么治疗

腹外疝不一定是腹股沟疝气,腹外疝包括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多种类型。腹外疝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使用疝气带、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有助于降低腹内压,避免便秘和慢性咳嗽可减少腹腔压力骤增。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腹部脂肪对腹壁的压迫。日常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屏气动作,睡眠时抬高臀部可能缓解不适。

2、疝气带使用

临时性使用疝气带可压迫疝环防止疝内容物突出,适用于年老体弱无法手术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尺寸,长期佩戴可能导致皮肤磨损或肌肉萎缩。疝气带不能根治疾病,仅作为过渡性措施。

3、开放疝修补术

传统手术通过切开疝囊还纳内容物后缝合修补缺损,可能使用聚丙烯补片加强腹壁。术后需卧床1-3天,3个月内避免负重。适用于各类腹外疝,复发率较低但创伤较大。

4、腹腔镜疝修补术

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植入补片修复缺损,具有恢复快、疼痛轻的优势。术后6小时可进食,1周后恢复轻工作。不适用于巨大疝或既往腹部手术史患者,需全身麻醉。

5、组织修补术

直接缝合疝环周围健康组织而不使用补片,适用于儿童脐疝或小型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但避免异物植入相关并发症。需严格限制活动1个月促进组织愈合。

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2周内避免淋浴。逐步恢复日常活动,6周内禁止提重物。高蛋白饮食促进伤口愈合,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定期复查监测复发迹象,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长期管理需控制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