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查通常用于诊断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主要有呼吸道症状反复发作、泌尿生殖系统不适、备孕前筛查、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排查、接触感染者后预防性检查等原因。
1、呼吸道症状反复发作
支原体和衣原体可引起非典型肺炎,表现为持续性干咳、低热、咽痛等症状。当患者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医生可能建议进行支原体抗体检测或衣原体核酸检测。这两种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可通过咽拭子或痰液标本进行检测。
2、泌尿生殖系统不适
沙眼衣原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可导致尿道炎、宫颈炎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疼痛、异常分泌物、下腹隐痛等症状。对于有高危性行为或出现相关症状者,需采集尿道分泌物或宫颈拭子进行衣原体抗原检测或核酸扩增试验。支原体也可能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需通过培养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3、备孕前筛查
孕前检查中常包含支原体和衣原体筛查,因为生殖道感染可能增加流产、早产风险。衣原体感染孕妇可能发生垂直传播导致新生儿结膜炎或肺炎。检查一般采用宫颈分泌物采样,阳性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胶囊等药物规范治疗后再考虑妊娠。
4、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排查
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易发生支原体和衣原体机会性感染。这类人群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器官炎症时,医生可能将支原体血清学检测、衣原体PCR检测纳入排查范围。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使用克拉霉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敏感药物控制感染。
5、接触感染者后预防性检查
与确诊支原体肺炎或衣原体感染患者有密切接触者,尤其在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暴发疫情时,可能需要进行预防性筛查。通过血清抗体检测或咽拭子核酸检测可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有助于阻断传播链。阳性但无症状者是否需治疗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查方法包括血清抗体检测、抗原检测、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具体选择需根据疑似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决定。检查前应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在人群密集场所做好防护。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盲目用药导致病原体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