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肌酐高有什么症状

|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肌酐高有什么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肌酐高可能预示肾功能出现异常,常见症状包括乏力、恶心、食欲下降、浮肿和尿量异常等,若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1、肌酐高的原因及机制
肌酐是一种代谢废物,通常通过肾脏排出。当肌酐水平升高时,多与肾脏疾病或功能受损有关。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慢性肾病:如慢性肾炎或糖尿病肾病,会导致肾小球过滤率下降,让肌酐积聚在体内。
急性肾损伤:外伤、重症感染或药物毒性可能造成急性肾损害,迅速引起肌酐升高。
高蛋白饮食或剧烈运动:代谢负荷增加可能短期内导致肌酐升高,但通常为暂时性。
2、肌酐高的症状表现
乏力和疲倦:因代谢废物积累影响身体代谢,患者容易感到乏力和精神不振。
恶心或呕吐:肌酐高时常伴随尿毒症症状,可能出现恶心感或消化道不适。
浮肿:肾功能受损会影响排水,导致面部或下肢水肿。
尿量异常:可表现为尿量减少或尿液泡沫增多,提示肾排泄功能异常。
3、如何管理及治疗肌酐高
肌酐高需要明确病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口服吲哚美辛或利尿剂可帮助改善肾小球功能减退,但用药应严格遵医嘱。
饮食调理:控制蛋白质摄入,每日摄入应不超过体重的0.8克/公斤;减少盐分和高尿酸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和海鲜。
透析治疗:若肌酐水平严重升高且出现并发症,医生可能建议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清除毒素。
肌酐升高是肾脏问题的重要警示信号,请务必定期体检关注肾功能变化,若出现乏力、浮肿等症状,应尽快至医院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同时,坚持健康饮食和适度锻炼,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保护肾脏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如何有效预防尿路感染

预防尿路感染可通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多饮水、避免憋尿、注意性生活卫生、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 1、个人卫生: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女性在如厕后应从前往后擦拭,避免将肛门细菌带入尿道。男性应定期清洗包皮,防止细菌滋生。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排尿,减少细菌在尿道内停留的时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以免刺激尿道。 3、避免憋尿:及时排尿可以减少细菌在膀胱内的繁殖机会。长时间憋尿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女性。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 4、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应清洗外阴部,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冲洗尿道。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女性在性生活后避免使用阴道冲洗液。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尤其是对于有尿路感染史的人群。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或前列腺增生,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复发。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和西兰花,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