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感染登革热后可能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出血倾向等症状,病情发展通常分为早期、进展期和重症期三个阶段。
1. 早期表现突发高热可达39-40摄氏度,伴随头痛、眼痛、全身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出现面部潮红和结膜充血。
2. 进展期症状发热持续2-7天后可能出现全身充血性皮疹,先见于躯干后蔓延至四肢,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3. 出血倾向部分患者出现牙龈出血、鼻衄或皮下瘀斑,严重者可表现为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4. 重症表现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持续呕吐、腹痛、烦躁等预警症状,严重者发生血浆渗漏导致休克或重要器官损伤。
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居家期间保持充分休息,补充电解质溶液,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出血的药物。
脊柱结核好发的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脊柱局部损伤等。
1. 营养不良长期缺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会削弱骨骼抵抗力,日常需加强牛奶、鸡蛋、深海鱼的摄入。
2. 免疫力低下艾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免疫功能受损,需控制基础疾病并保证充足睡眠。
3. 结核感染肺结核病灶经血行播散至脊柱,伴随低热盗汗症状,需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
4. 脊柱损伤外伤或劳损导致椎体微骨折,可能形成局部供血不足病灶,需避免负重并穿戴支具保护。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出现持续背痛伴消瘦时应及时进行脊柱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