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噪音引起耳鸣怎么办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噪音引起耳鸣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噪音引起耳鸣可通过远离噪音环境、佩戴防噪音耳塞、放松心情、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声音治疗等方式缓解。噪音引起耳鸣通常由噪音损伤耳蜗毛细胞、内耳微循环障碍、听觉神经异常兴奋、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噪音暴露导致听觉系统疲劳等原因引起。

1、远离噪音环境

立即脱离噪音环境是缓解耳鸣的首要措施。持续暴露在噪音中会加重耳蜗毛细胞损伤,导致耳鸣症状恶化。建议选择安静场所休息,避免接触施工机械、交通工具等高强度噪音源。若工作环境无法避免噪音,应严格遵守职业防护规范,减少单次暴露时间。

2、佩戴防噪音耳塞

特殊防噪音耳塞能有效衰减外界声波能量,降低噪音对听觉系统的持续刺激。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降噪耳塞,在噪音环境中全程佩戴,可使耳蜗获得修复时间。注意耳塞需定期更换,避免细菌滋生引发外耳道感染,反而加重耳鸣症状。

3、放松心情

焦虑紧张会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加剧耳鸣感知,形成恶性循环。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方法缓解紧张情绪。每日进行冥想或聆听舒缓音乐,有助于降低大脑对耳鸣信号的敏感度。睡眠不足会加重症状,需保持规律作息。

4、遵医嘱使用药物

甲钴胺片可营养听神经,改善神经传导功能;银杏叶提取物片能增加内耳血流量;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可调节微循环。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伴有眩晕者可短期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合并睡眠障碍时考虑佐匹克隆片。

5、进行声音治疗

声音掩蔽疗法通过播放白噪音或自然音效,降低大脑对耳鸣信号的关注度。习服疗法利用定制声刺激重组听觉皮层功能。这两种方法需在专业听力师指导下进行,通常需要持续数周才能显现效果。日常生活中可适当使用低音量背景音乐辅助治疗。

日常应控制耳机使用音量,避免超过最大音量的60%。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锌元素的海产品、坚果,以及含有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内耳血液循环。若耳鸣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等专业检查,排除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等器质性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突发性耳聋与肾虚有关吗

突发性耳聋与肾虚可能存在一定关联,但并非直接因果关系。突发性耳聋主要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有关,而肾虚在中医理论中可能通过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间接影响听力。

从现代医学角度,突发性耳聋的常见诱因包括内耳血管痉挛或栓塞导致的血流障碍、病毒感染引发的内淋巴积水、长期噪音暴露或压力引起的毛细胞损伤。这些病理变化通常表现为单侧听力骤降、耳鸣或眩晕,需通过纯音测听和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改善内耳微循环,配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营养神经,严重时需高压氧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肾开窍于耳,肾精亏虚可能导致耳窍失养,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但多属慢性过程。此类患者可能伴随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全身症状,可通过六味地黄丸或耳聋左慈丸调理。但突发性耳聋的急性发作更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如针灸听宫穴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突发性耳聋属于耳鼻喉科急症,发病72小时内是黄金治疗期。无论是否存在肾虚体质,患者均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日常应注意规律作息、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减少耳机使用时间,突发耳鸣或耳闷时应及时排查听力状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