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过敏反应科 >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算血性疾病吗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过敏性紫癜算血性疾病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巩丽
巩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与免疫系统相关的血管炎症性疾病,属于血性疾病的一种。它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和肾脏损害等症状,病因复杂,可能与感染、药物、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治疗上需根据病情轻重采取药物控制、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等措施。
1、遗传因素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联。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尤其是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家族史。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对某些外界刺激过度反应,从而引发血管炎症。
2、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感染(如细菌、病毒)是过敏性紫癜的常见诱因。链球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都可能触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接触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或食物(如海鲜、坚果)也可能诱发疾病。
3、生理因素
自身免疫系统的异常是过敏性紫癜的核心问题。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血管壁作为攻击目标时,会导致血管炎症和出血,表现为皮肤紫癜。儿童和青少年因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发病。
4、外伤
虽然外伤不是过敏性紫癜的直接病因,但皮肤受到外力撞击或摩擦后,可能加重紫癜的表现。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或可能造成皮肤损伤的活动。
5、病理因素
过敏性紫癜的病理表现为小血管的炎症和出血。病情较轻时,可能仅表现为皮肤紫癜;严重时可能累及关节、胃肠道和肾脏,导致关节肿痛、腹痛、血尿等症状。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用于缓解皮肤瘙痒和过敏症状。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控制血管炎症,减轻关节和腹部症状。
-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用于重症患者,尤其是肾脏受累时。
2、饮食调整
- 避免已知的过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牛奶等。
- 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
3、生活方式改善
- 避免剧烈运动,减少皮肤损伤风险。
- 保持充足休息,增强免疫力。
过敏性紫癜虽然属于血性疾病,但通过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关键在于早期识别症状,避免诱因,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如腹痛、血尿等,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过敏性紫癜严不严重

儿童过敏性紫癜多数情况下不严重,少数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及肾脏损害。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可痊愈,但部分可能出现肾损伤等严重情况。

过敏性紫癜患儿通常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双下肢对称分布的出血性皮疹,可能伴有轻度瘙痒。约半数患儿会出现关节肿痛,多累及膝关节和踝关节。部分患儿有阵发性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极少数可能发生肠套叠。这些症状通过抗过敏、改善血管通透性等治疗多可缓解。

约20%-50%的患儿会出现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或肾功能异常。肾脏病变多在发病后1-2个月内出现,少数可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若患儿出现持续高血压、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则提示病情较重,需积极干预。极少数患儿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肺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紫癜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暂停可能致敏的食物如海鲜、鸡蛋等。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改善血管脆性,必要时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病程中需定期监测尿液,肾脏损害患儿应长期随访。多数预后良好,但肾脏受累者需警惕远期肾功能损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